生活
走进位于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的普光村,一阵阵果香扑面而来,一幢幢新建别致的房屋点缀山间,一条条纵横交错水泥路直抵家门……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,跃然眼前。
对于该村的发展,普光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表示:“我们首先办好了三件事!”
愁事
(相关资料图)
一场大雨后,普光村的水田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一片波光闪耀,伴着徐徐的微风泛起层层波纹。
看着眼前虽不深的水,村民廖孟君却高兴地喊着:“刘哥,你快看,我的水田关得起水了,多亏村头修建了囤水田埂。” 驻村队员听着村民的话语,缓缓蹲下身子,感受着水带来的凉意,脸上的愁容逐渐散去,堆起满脸的笑意说:“真好,大家不用到处找水了,庄稼就能喝上水了,总算是解决了一件压在大伙心坎上的愁事儿了。”
谈到这里,大家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场不算“争论”的争论中,村两委、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收集村民生产生活需求,讨论村里项目实施等。
“建议修囤水田埂,田都关不住水”“建议修蓄水池,山上那片柑橘林灌溉难度很大”……村民们为水发“愁”。
“大家提了很多好点子,囤水田埂更是当前急需的,但村上资金有限,要怎么办呢?”……村两委们为钱发“愁”。
在两“愁”之际,驻村队员与帮扶单位雁江区烟草专卖局联系,通过实地调研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共同协商明确帮扶思路,制定符合村情的帮扶措施。最终,与村两委谋划实施帮扶项目,帮助修建完善囤水田埂等基础设施,打通生产灌溉用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心事
产业是发展的根基,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。近年来,普光村立足本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,成立种植合作社,采取“党支部引领、企业合作、村民参与”的经济发展模式,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,盘活土地资源,打造“优质柑橘”种植基地、李子种植园等。
走进李子园内,眼前是绿叶红果交相辉映,鼻尖阵阵果香迎面而来,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。但美丽风景的背后,如何将脆李运出销售却成了驻村书记封建成的一块“心病”,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将脆李卖出去,果子势必会烂在园子里,既会给村民造成一定损失,也会打击村里产业发展的信心。
“不能让村民的努力白费。”怀着这样的信念,封书记当起了推销员,他用手机拍摄脆李的照片,通过微信朋友圈、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发布售卖消息,同时请帮扶单位帮忙广发宣传,打听有无购果需求。一条消息到上百条,一个群到N个群……就这样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,脆李等特色农产品打通销路,从田间地头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,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模式。
实事
夜幕降临,村委会仍是一派灯火通明,村民们要么在夜校上课,听农技员讲解柑橘和脆李的种植技术;要么围坐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,谈谈身边发生的趣事……俨然一幅热闹和谐的画面。
“村委会现在成了我们晚上最喜欢去的地方了,在这儿我们可以学知识和技术,也可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,还有体育设施,锻炼身体……”村民说。
近年来,普光村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,更新升级村级阵地,深化“农民夜校”“幸福书屋”建设,开展种植知识讲座、文艺演出、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,不断增加村民的致富本领,切实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。
暖风拂过山川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,这一年,又将是奋斗与收获并存的一年。(刘婷、李利英)
关键词:
财经
企业
行情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今日湖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